母乳分析儀廠家介紹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病原因
點擊量:
40%-50%的媽媽在哺乳期可能罹患乳腺炎,哺乳期乳腺炎會引起反復發熱、乳房劇烈疼痛、乳房硬結,甚至導致乳腺膿腫。乳腺炎可在哺乳期的任何時候發生,最常見于產后6周內。這也是媽媽們在哺乳期停止母乳喂養的主要原因。
母乳分析儀廠家指出,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病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:
1.喂奶姿勢不對,乳頭受損分分鐘
乳頭受損,指的是乳頭皸裂,破損的皮膚很容易遭受細菌感染。發生乳頭皸裂的大多數原因是哺乳姿勢不當、寶寶含接不良,或是吸乳器使用不當(如吸乳器喇叭罩過大或過小、使用時間過長、吸力過大等)。
2.排奶不積極,乳汁淤積風險高
喂養不頻繁,指沒有頻繁有效地移除乳汁。尤其是在產后早期,通過頻繁有效地移除乳汁,不僅可以讓乳房產生充足的奶水,又可以減少乳汁淤積的風險。
那是不是為了預防堵奶,每次哺乳完都要排空雙側乳房?
其實過了產后半個月,就要避免過度排乳了,以免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,導致產奶過度,增加乳腺炎的風險。
3.奶水要“排空”,不用一滴不剩
乳汁清除不充分,是要把乳房里的奶水 “排空”,吸到一滴都不剩么?并不是。
這里的“排空”容易在概念上誤導大家,乳房是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“排空”,因為在排的同時,乳腺腺泡又會繼續生產乳汁,為下一餐做準備。 當乳汁淤積、乳管堵塞時,這部分的乳汁不能及時出來,時間一長,就會淤積,增加乳腺炎風險。